RabbitMQ 基础介绍
一、什么是RabbitMQ
RabbitMQ是一个消息代理。
RabbitMQ基于AMQP协议用Erlang编写。
什么是AMQP?
- AMQP(高级消息队列协议)是一个网络协议。它支持符合要求的客户端应用(application)和消息中间件代理(messaging middleware broker)之间进行通信。
RabbitMQ是一个消息代理。
RabbitMQ基于AMQP协议用Erlang编写。
什么是AMQP?
本文涉及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和其他环境如下:
jenkins默认的权限管理不支持用户分组或者按项目划分权限,所以如果团队有这种需求,需要安装插件。下面将介绍使用插件来实现用户角色的管理。
安装Role-based Authorization Strategy插件
前面几篇文章主要讲了jenkins搭建和项目构建相关内容,已经能满足自动编译,自动部署等功能,但还差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自动化测试!
作为敏捷开发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们需要每次构建后都要跑一遍自动化测试,做全量回归,如果有需要还有冒烟测试。那么下面就来介绍如何实现每次构建项目后自动执行一个自动化测试任务。
一般来说,测试都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比如用selenium编写web项目的自动化测试,用teststack.white编写client项目自动化测试。而我们的jenkins是通过docker容器安装部署的,实际是linux环境,这里就会遇到操作系统不兼容的问题。
事实上,不仅仅是需要测试才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要通过jenkins for docker部署一个.net framework 项目,也是同样的问题。
持续集成, 简称CI(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每次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早地发现集成错误。
传统瀑布模型(水平划分项目阶段):
最近项目组上持续集成,于是利用jenkins的docker镜像做二次开发,原本写好的Dockerfile在生成docker image后不小心被误删,一番折腾后终于找了回来。
如下图所示:
使用history命令查询auto-jenkins镜像所执行的所有命令:
项目使用Webpack打包,打包完成后生成一些asset,不管是本地开发还是jenkins持续集成,都希望自动上传这些asset到阿里云OSS,于是用nodejs写一个脚本:
1 | var co = require('co'); |
1 | "scripts": { |
公司前端项目从webpack1.X 升级到webpack2.X,加之技术需求和业务需求增长过快,开发人员没有充足时间深入学习webpack相关技术栈,导致很多配置失效、冗余或者无法辨别究竟有什么用途。
此外,我们基于docker-machine封装了vue、webpack、nodejs等前端开发环境到docker image,docker-machine本身基于Virtual Box,这种虚拟机+Docker的方式又挖了一把大坑。详情见:Docker搭建前端开发环境
综上,几种情况导致我们在docker中使用webpack-dev-server,没办法实时刷新,但在本机开发时却可以。
启动命令为: